9月3日至4日,是我校2023级新生入学报到日,近7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相聚许昌学院,由此开启他们大学生活的新篇章。
高度重视,初见很用心
9月3日上午,校领导来到八一路校区和兴华路校区,查看新生报到情况,了解迎新工作进展,慰问参与一线迎新工作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志愿者。
在各学院迎新报到点,党委书记郭涛、院长郑直等校领导与师生们亲切交流,认真听取有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,并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。校领导叮嘱大家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,精益求精,用心用情为新生及家长提供周到细致的报到服务,让他们了解学校、热爱学校,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蓬勃昂扬的发展态势。
在餐厅和学生公寓,校领导不时与新生亲切交谈,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,并细心询问新生们的专业情况、来校途中是否顺利、进入大学是否适应等。校领导鼓励新生们及时转变角色,尽快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,珍惜韶华、刻苦学习,练就扎实学识和过硬本领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迎新现场,校领导还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发放了“爱心礼包”,及时传递学校的关怀与慰问,使他们一入校就感受到学校带来的温暖。
初来乍到,大学新印象
家住黑龙江虎林市的云善艺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新生,他在父母的陪同下,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学校。谈及对大学校园的第一印象,他感慨地说:“学校安排的公交接送让我非常感动,这给我们外地学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。校园环境非常干净,志愿者都很热情,食堂饭菜也很实惠。”
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周子尧则是许昌本地人,退伍后报考了许昌学院。作为2023级专升本新生,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——即将担任2023级学生军训工作的教官。“感谢学校的信任,我也将保持‘退伍不褪色’的精神,希望自己能够在这里变得更沉稳、更包容、更积极,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。”
商学院的余淼似乎比其他新生更幸运,报到当天恰逢他的生日。刚到报到点,他就收到了学校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,学长学姐们为他送上祝福,共唱生日快乐歌。“这个生日太难忘了,学校很给力,氛围很好,我感到了满满的幸福。”
花式迎新,创意新体验
“今天一来报到,就觉得学校很温暖,很多设计让我们觉得真是有心了。”来送新生的家长赵璞璞女士笑着说。
今年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开学季,家长可以陪同新生入校报到。为了吸引新生和家长,各学院纷纷开启“花式迎新”,精心准备了别出心裁的特色活动迎接新生入校。
信息工程学院用764名新生的名字汇成“信工”二字,做成记录墙让新生写下新学期愿望,成立“沉浸式观光团”邀请新生和家长参观校园。食品与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,为新生准备了手工制作的小零食和解暑降温的绿豆冰沙。音乐舞蹈学院举办管乐团、合唱团夜场“音乐会”,让新生入校伊始就充分感受到大学生活的艺术氛围。
教育学院、美术与设计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土木工程学院等精心制作迎新打卡牌,帮助新生定格美好瞬间。商学院、城市与环境学院等设置“党团服务岗”“绿色通道”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为新生报到解决后顾之忧。各学院还在新生报到点设置多种宣传展板,介绍学院教育教学、师资力量、考研情况等,让新生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学院文化和专业魅力。
全员接力,护航促保障
为保证本次迎新工作顺利进行,学校各部门、各学院紧密配合、通力协作,大家各司其责,确保新生报到各个环节做实做细。
学校成立迎新工作领导小组,并多次召开迎新部署会、协调会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党委宣传部通过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,推送新生报到指南和注意事项,开设报到现场直播,及时播报迎新现场盛况。院长办公室科学设置新生接待站和报到点,专门调配20辆大巴车提供点对点接站服务,保证新生和家长方便直达学校。学生工作处(学生资助管理中心)提前部署,安排各学院通过“绿色通道”在线申请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提前摸排了解。信息化管理中心继续启用数字迎新系统,实现新生线上缴费、挑选床位,方便新生高效快捷办理入学手续,简化现场报到流程。
校团委、各学院协调安排1000余名志愿者,有序分散在各车站、校门口、报到点、宿舍区等地,为新生和家长提供引导,协助搬运行李。保卫处全员上岗,联合市交通警察支队、大学生治安保卫委员会,维护校内及门口交通秩序,开展反诈骗安全知识宣传。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一如既往使用卷扬机帮助新生吊送高楼层行李,并提供品种多样的餐饮服务,让新生和家长吃得舒心。(图文统筹:钟伟平,摄影:孙旭涛、杨哲,参与图文采集:大学生记者团万传颖、刘淑敏、孙梦婷、杨书晴、李佳颖)